DB54∕T 0028-2018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(西藏自治区)

ID

5F3CCBE537AB460A9FFB5D8E77F22925

文件大小(MB)

0.38

页数:

18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/9/3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20,B23 DB54,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,DB 54/T 0028—2018,代替DB 54/T 0028-2009,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,2018 - 01 - 09 发布2018 - 02 - 08 实施,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,DB54/T 0028—2018,II,目 次,前言.III,1 范围1,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,3 术语和定义1,4 产地环境 2,5 生产技术 2,6 病虫害防治6,7 收获与贮藏7,8 生产档案 8,附录A(资料性附录) 推荐使用的马铃薯品种9,附录B(规范性附录) 马铃薯有机肥卫生标准..12,附录C(规范性附录) 禁止使用的农药..13,附录D(规范性附录) 马铃薯主要虫害防治选用药技术表.14,DB54/T 0028—2018,IIII,前 言,本标准代替DB54/T 0028—2009《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》,本标准与DB54/T 0028—2009《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》。相比主要变化如下:,——按照GB/T1.1—2009 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修改;,——标准名称,修改后为《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》;,——修改“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”为“NY/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,地环境条件”(见2);,——修改“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“NY/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”(见4);,——增加“青薯9号”(见附录A);,——删除“NY 5024无公害食品马铃薯”(见2009年版2);,——删除“产品质量应符合“NY 5024 无公害食品马铃薯”的要求”(见2009年版7.1),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,标准起草单位: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、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,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,附录B、C、D 为规范性附录,本标准起草人:尼玛扎西、徐平、边巴、禹代林、桑布、廖文华、黄鹏程、谈建鑫、降志兵、淡亚,彬、德青卓嘎、同坚,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,本次为第一次修订,DB54/T 0028—2018,1,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西藏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、生产技术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、贮藏和,生产档案的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西藏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,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,然而,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,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,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 4406 种薯,GB/T 8321 (所有部分)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,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,NY/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,NY/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块茎,块茎是由地下匍匐茎顶端逐渐膨大而形成的变态茎,3.2,芽眼,鳞片状的子叶脱落后,在块茎上留下半月形芽眉,芽眉内有3~5个未伸长的幼芽共同组成芽眼,DB54/T 0028—2018,2,3.3,脱毒种薯,经过一系列物理、化学、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处理,获得在病毒检测后未发现主要病毒的脱毒苗(薯),后,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繁殖的符合GB 18133 标准的各级种薯,3.4,病虫薯,薯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原菌和害虫的侵染而导致的伤害,3.5,机械伤,薯块在收获或运输过程中因挤、压、碰等外力所造成的伤害,3.6,休眠期,生产上指,在适宜条件下,块茎从收获到块茎幼芽自然萌发的时期。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实际开始于,形成块茎的时期,3.7,扎扭,又称京玛蘖,即在早春,地面解冻时浇水,浅耕细耙,为土壤中野燕麦等杂草种子萌发创造有利条,件,诱发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,待长到2~3 片叶时深耕,将已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后播种的,一种农艺措施,4 产地环境,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“NY/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”的规定,5 生产技术,5.1 播种前准备,5.1.1 品种与种薯,选用商品性好的抗病、优质、丰产、抗逆性强、芽眼浅的品种和脱毒种薯,种薯质量应符合“GB 18133,DB54/T 0028—2018,3,马铃薯脱毒种薯”和“GB 4406 种薯”的要求。脱毒种薯每3 年~5 年应进行换种,5.1.2 种薯处理,5.1.2.1 种薯选择,播种前进行选种薯,淘汰病薯、烂薯和纤细芽薯,且晾晒10h~12h。但忌暴晒,避免阳光直射、雨,淋和霜冻等,5.1.2.2 种薯催芽,对于在保护地反季节栽培的马铃薯及需要打破休眠的种薯,要进行催芽处理。催芽的主要方法有:,①变温处理:将块茎放在4℃以下存放2 周~3 周,再放置18℃~25℃下至完全发芽为止,②赤霉素:新收获的块茎浸泡在浓度为5ppm~10ppm 的赤霉素中10min ~20min,然后风干,在置,于18℃~25℃下发芽。但休眠期已过、薯块已开始发芽的种薯不能使用,无论是自然通过休眠,还是用以上方法打破休眠的种薯,一旦幼芽发出有几毫米时,最好将其暴露,在散射光下培养壮苗,达到生理壮龄后再播种。催芽期间要避免阳光直射、雨淋和霜冻等,5.1.3 切块,提倡小整薯播种。但种薯个头较大又没有替代种薯播种时可在播前4d~7d,选择健康的、生理年龄,适当的切块。切块大小以50g 左右为宜。每个切块至少要带1……

……